隨著上??缛霃娭评诸悤r代,垃圾分類在國內(nèi)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。不管你習不習慣,喜不喜歡,它已經(jīng)在路上。
而當我們一方面為垃圾圍城憂心忡忡,一方面又被垃圾分類的復雜性搞得措手不及時,北歐有一個國家,呈現(xiàn)了另一番讓人詫異的景象:因為垃圾分類做得太好,導致本國垃圾不夠用,需要從國外進口。
這個神奇的國度便是瑞典。
01
一代人的努力
曾幾何時,瑞典也是垃圾遍地、污水橫流。后來,政府下定決心治理環(huán)境,垃圾分類成為首要議題。
一開始,大家也不習慣,各種亂扔。瑞典政府曾試過在垃圾收集點設立監(jiān)督員,實地引導、逐個檢查,對頂風作案者予以處罰。
可瑞典人覺得這一舉措粗暴過激,不愿自己生活的殘余物被當眾圍觀窺視,大力反對之下,政府只能作罷。
左右為難的瑞典政府后來意識到,教育還是要從娃娃抓起,于是將垃圾分類納入國民教育大綱,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學習相關知識,參觀垃圾回收的過程,再回家向成人普及理念,互相監(jiān)督,在共同實踐中逐漸形成民族傳統(tǒng),內(nèi)化成行為準則。
經(jīng)過了一代人的努力,如今那些讓我們眼光繚亂的分類規(guī)則,早已是瑞典人細碎的生活日常——
玻璃瓶要分有色和無色的,紙類要分報紙和硬紙盒;瓶子要洗干凈,蓋子和瓶身要分開;壞了的臺燈,也要分成燈泡、金屬和塑料……
為了引導居民分類投放,政府將垃圾桶口設計成不同形狀。圖片來源:人民網(wǎng)。
如果有人犯懶,不愿意做精細分類,也不是不行。
瑞典居民每年都要交垃圾處理費。費用以重量計,垃圾越少,費用越低;垃圾分類得越徹底,收費越便宜。
混投的話,價格則要翻倍。
對于很多人來說,與其望著賬單上高啟的數(shù)字發(fā)愁,或被愛管閑事的鄰居指指點點,不如老老實實做好分類。
再說,垃圾分類也不是完全的義務勞動,也有些許經(jīng)濟回報。
對于廣泛使用的飲料瓶、礦泉水瓶,瑞典推行押金制度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千航國際 |
國際空運 |
國際海運 |
國際快遞 |
跨境鐵路 |
多式聯(lián)運 |